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財務自由是什麼?為什麼需要財務自由?

財務自由是什麼?為什麼需要財務自由?

文章最後更新時間 2019年 10月 14日

還記得第一次聽到這個詞,是在巨匠補習班上課的時候,當時老師正好教到一個段落正在與同學閒聊,而我正眉頭深鎖的敲著鍵盤寫程式。

突然有位同學問到老師平常上班都在寫哪些程式語言,我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過去,也想知道老師平常在寫什麼程式語言、用了哪些技術。

這時老師說:「我其實已經很久沒有上班了,因為我很早就已經財務自由了,現在只是因為興趣才來教程式語言。」

財務自由?

第一次聽到這個詞的我一時之間不是很明白這是什麼意思,只是透過文字上大概知道老師已經不用為了錢而煩惱,現在只是因為興趣才來教程式。

這時老師的話又引起了我的注意:「我大概在26歲就已經透過投資達到財務自由了,其實財務自由沒有大家想的那麼難達成。」

這句話在當下的我聽起來是很震撼的,當時的我23歲,完全沒有想過未來的我可以完全不用顧慮金錢而煩惱,只想早點學好程式語言去工作到退休,這時開始對財務自由有了興趣。

 

何謂財務自由

在當下,老師立刻就解釋了財務自由:「其實真的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難,只要你每年的被動收入可以讓你活過這一年,那就已經達成了財務自由。我最初達成財務自由時是預估我每個月花10000元就能過生活,當時物價還沒漲成現在這樣,10000真的很夠用,所以讓我的被動收入達到每年12萬之後就算是財務自由了。」

聽見老師的解釋之後,我個人是對財務自由充滿著興趣,但是當下以為達成財務自由的方式只能靠投資,所以也沒想這麼多,只知道還是得先賺錢才能夠財務自由。

但是這時的我已經有了讓自己財務自由的打算,也是我開始財富自由之路的起點。

財務自由 = 被動收入 > 支出

 

為什麼需要財務自由?

財務自由是讓自己脫離金錢束縛的方式,讓自己可以不用為錢煩惱,可以做自己有興趣或是嚮往的事。

我知道上述聽起來好像很癡人說夢,但是這就是財富自由的魅力所在,現實世界中獲得財富自由的人並不在少數,我也不想當個一生為金錢所困的人。

在台灣,許多人的家庭教育是告訴孩子不要去投資玩股票,每個人都要踏實地努力的賺錢,並沒有教導孩子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,也不知道有財務自由這個名詞。

甚至為了金錢、為了生活而去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,隨著年紀越大金錢需求越高,會發現自己身上依然沒有幾個錢,即使已經年邁還是得為了金錢而工作下去。

這種生活會非常辛苦,然而在我周遭仍然有非常多人過著種生活。

我的家人也是,從小我就沒有理財觀念,只知道要存錢,不能買股票,想當然我的家人也沒有理財觀念。曾經是小康家庭的我們隨著我跟家中的兩個妹妹上大學,經濟壓力變得非常重。

還好在當完兵之後,我靠著我自己打工存的5、6萬透過分期去上了程式語言的補習班,追尋自己的興趣,也證明自己的選擇是對的。

然而此時我父親被公司資遣,原本是製鞋業的他在台灣找不到工作,在他55歲的時候中年失業,這對我們家來說是個天大的壞消息,這代表著家中的經濟支柱消失了,家裡卻沒有累積被動收入的觀念,這造成必須要靠著母親一人做家庭代工撐起這個家。

我記得很清楚,我曾在這時離職並跟父母提出想考研究所,但是母親跟我說明了家裡的經濟狀況沒辦法支撐我讀研究所,甚至讓我妹讀完都有困難,這讓我開始重視家裡的經濟狀況,也讓我回憶起在補習班聽到的財富自由觀念。

隨著後來工作慢慢上軌道,我開始學習股票投資,正好因為有學過程式語言,也開始透過程式選股取得不錯的報酬。

也在今年得到我第一筆被動收入(現金股利),雖然只有少少的 3400 元,但是這是我開啟財富自由的第一步。

現在回想起來,如果當初家裡有財富自由的概念,或許不會有經濟壓力,可以安穩的讓家人讀完書畢業,做自己想要的工作,並在失業時也能夠好好的計畫退休去從事有興趣的活動。

財務自由是讓自己脫離金錢束縛的方式,不用為錢煩惱,可以做自己有興趣或是嚮往的事。

 

如何達成財務自由?

如同第一段所說的,財務自由 = 被動收入 > 支出,所以要達成財務自由的重點便是提高被動收入及減少支出,這邊先列幾種比較常見的被動收入方式,想詳細了解被動收入可以觀看此文章

 

低成本被動收入 (提供知識及時間)

大部分人之所以追求財務自由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沒什麼錢,所以在金融市場甚至是不動產都沒辦法投資,但是事實上是有低成本達到財務自由的方式。

EX:

  1. 成為 youtuber 並收取廣告費、提供聯盟行銷
  2. 寫部落格並收取廣告費、提供聯盟行銷
  3. 成為遊戲實況主並透過廣告、訂閱、donate等得到收入
  4. 撰寫電子書或書籍來販售
  5. 規劃線上課程並販售

但要注意的是,雖然這些是低”金錢“成本,但卻需要花費其他的成本如:時間、知識等

 

中成本被動收入 (金融類被動收入)

中成本的被動收入為金融類商品居多,所以我這邊只介紹金融商品。

EX:

  1. 購買穩定的 ETF 來得到穩定的報酬
  2. 購買高股息股票當股東
  3. 投資 REITs ( 房地產投資信託 )
  4. 投資債券
  5. 定存或儲蓄險 ( 最穩定但報酬低 )

這邊僅列出幾個較穩定的被動收入,其他如槓桿較高的期貨、選擇權、權證,或是比較另類的程式選股不太符合穩定被動收入的條件,所以不列在其中。

 

高成本被動收入 (不動產、共享被動收入)

高成本的被動收入通常與不動產或是商業系統有關。

EX:

  1. 自動機台如夾娃娃機或是自動洗衣機
  2. 出租土地或房子
  3. 提供共享空間如 Airbnb ( 前提是要有房子 )
  4. 汽車出租
  5. 創造加盟系統或商業模式

其中創造系統或商業模式是最難達成的,這同時是富爸爸窮爸爸一書提到的 ESBI 四象限中的 B ( Business owner ) ,個人是建議如果沒有如此雄心壯志卻有夠多的資金,我推薦投資房地產來出租會比較適合。

 

減少支出

簡單的說便是節流,這是一個大家通常會忽略的地方,這邊稍微提到一個觀念:極簡主義,極簡主義提倡生活簡單就好,把身邊不需要的東西賣掉,並禁止自己買用不到的東西,詳細內容可以觀看以下影片:

 

更直觀的財務自由:投資資金 > 每年生活支出 X 25

網路上有個更方便計算的方式,我在了解之後也覺得滿有道理的,這個計算方式來源如下:

以股市投資而言,台股的 ETF 普遍有每年 5 % 以上的報酬,國外的 ETF 更多,在大於 5% 的情況下領出其中 4%,剩下的 1% 多再拿去做投資以確保被動收入能夠持續增長。

而如果領出的這 4% 可以讓自己穩定的活過這一年就代表已經財務自由,4% 也就代表是投資資金的 25 分之 1,所以可以反推回去,當投資資金大於每年生活支出的 25 倍便是財務自由了。

舉個例子,假設我活一年需要 12 萬,那就把 12 萬乘上 25 = 300 萬,只要投資金額達到 300 萬以上便是財務自由了。

 

財務自由之後會改變什麼?

減輕經濟壓力

這邊需要說一個觀念,達到財務自由只是讓自己可以不被金錢綁住,並不代表從此完全不用工作,因為每個人的生活必需開銷是會隨著人生成長而增加的,所以即使現階段達到財務自由也必須要繼續工作,但是財務自由可以減輕財務上的負擔。

 

可以從事自己的興趣

這便是財務自由比較大的魅力,因為有些興趣是比較難產生收入的,但有些人又想從事自己的興趣,在達到財務自由之後就可以放手去做,並在自己的興趣上達成成就。

 

總結

以上便是財務自由的定義及達到財務自由的幾種方式,這邊先簡單帶過,畢竟真要研究起來其實方法非常多也有非常多內容可以細講。

我也才剛上路不久,目前還有很多內容可以學習,也渴望在財務自由之路上找到更多朋友,讓自己不被金錢所困一起做自己人生的主人。

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在下方幫我按5個Like,讓我獲得一些回饋來支持我寫出更多好文章,如果有問題或是對文章有建議歡迎聯絡我喔 : )

訂閱我的文章

如果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留下信箱,發佈新文章時就會通知您!

發表迴響